由于垃圾熱解和氣化技術具有理想的污染控制和能源利用效率,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替代焚燒的新處理技術。迄今在相關的垃圾熱解研究方面,已有大量文獻對城市生活垃圾熱解的影響因素,如溫度、氣相停留時間、催化劑一、垃圾種類及其熱解動力學一進行了研究。其中垃圾粒徑作為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卻經常被忽略并缺少系統的研究。但針對生物質的熱解和氣化,已有文獻研究初步表明,熱解和氣化產物分布與原料的加熱速率有關加熱速率越大,產物中氣體含量越高,焦炭和冷凝物越少,而粒徑越小,比表面積越大,加熱速率越快。因此,研究粒徑對城市生活垃圾熱解特性的影響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粒徑對垃圾熱解的影響主要是從熱解過程中粒徑對傳熱和傳質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的,而熱解停留時間也是影響垃圾熱解過程中傳熱傳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停留時間包括固相停留時間和氣相停留時間,固相停留時間和垃圾粒徑對垃圾熱解產物分布和產氣組成的影響。在實際生產中,為了提高物料的熱解效率,使垃圾中的有機質揮發份全部釋放出來,先用生活垃圾撕碎機粉碎的前提下,應盡量延長物料在反應器內的停留時間,然而停留時間與處理能力成反比,物料在反應器內的停留時間越長生產能力越低,因此應在保證物料整體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物料在反應器內的停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