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是將廢物變為有用,變有害為有利,無論在保護資源、節約能源方面,還是在防治污染、保護環境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可以大大減少處理成本,減少投入,二是可以節約資源,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還可以有效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減少投入。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的前提是垃圾分類收集和利用生活垃圾撕碎機進行預處理,垃圾分類收集是也是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與資源化技術主要是沿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技術模式,關注末端處理處置環節。面對農村日益增長的生活垃圾和高額的垃圾清運費用,源頭減量和就地資源化利用需求極為迫切。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生活垃圾沒有源頭分類收運處理。作為今后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問題的方向和趨勢,源頭分類收集與資源化處理相輔相成,若缺乏后續的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將使得源頭分類收集的意義成為空談。“干濕分類”作為一種常見的垃圾分類方式,是針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中廚余和果皮類垃圾比例較高,其水分含量高,不利于垃圾回收和處置的國情提出的一種簡單實用的垃圾分類方法。
國內外依處理和處置方式或者資源化回收利用的可能性,通常將生活垃圾簡易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強調的干廢物是特指生活垃圾推行源頭分類收集得到的干垃圾,是一類區別于濕垃圾(如廚余垃圾)的廢物總稱,也就是除了廚余垃圾之外的其他三類垃圾都是屬于干廢物的范疇。隨著石化肥料在農村廣泛和大量的施用,農村農田生態系統的快速退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廚余濕垃圾就地綜合利用,可采用比較成熟的生活垃圾撕碎機設備和有機易腐生活垃圾堆肥處理技術和有機質生活垃圾熱解處理等技術來生產農用有機肥和沼氣,對農村耕地的改善和生活能源的補給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干垃圾通常被運往焚燒廠或填埋場進行處理處置,運營成本高,帶來二次污染,且未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垃圾中難降解的干廢物資源化利用鮮有報道,因此,農村干廢物的就地綜合資源化利用,近年也成為研究的熱點。農村生活垃圾中干廢物資源化利用現狀及適用于我國農村生活垃圾干廢物資源化處理的研究成果予以介紹,以期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產物的二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