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處理的研究對象是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系統中的循環經濟生產方式。 包括構成循環經濟生產方式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關系,比如用生活垃圾撕碎機處理廢物,以及以其為基礎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對立統一關系。由于生活垃圾處理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再生產過程涉及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各子系統,因此循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中,還包括生態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中的平衡協調與和諧共進原理,撕碎機工作的原理,包括由三者構成的復合系統整體功能的形成機制與調控原理。發展生活垃圾處理經濟,在政策設計和實際操過程中應當避免三個誤區:循環不經濟, 循環不節約,循環不環保。
1.生活垃圾處理不經濟
是指企業實施生活垃圾處理后,成本大幅度上升,超過節約資源的效益,出現這種不經濟性的主要因素有三點:一是環境資源價格扭曲,導致生活垃圾處理收益被低估;二是企業規模未到達生活垃圾處理的臨界規模,有點企業連處理垃圾最基本的設備撕碎機都沒有,導致生活垃圾處理成本大于資源環境的價格;三是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水平低、管理落后,使生活垃圾處理運行成本高。因此,發展生活垃圾處理要求在理順資源環境價格機制的前提下,通過市場來運行。
2.生活垃圾處理不節約
物流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和再生利用,但是為了這種節約又產生新的浪費可能更大的浪費。通常情況下,循環利用廢棄物需要投入新的資源和能源,也需要增加人工,把握不好進程,選擇不準環節,確定不合實際的領域,都會產生節約一種資源而浪費另一種資源。這就要求發展生活垃圾處理要把減量化放在首位,這是生活垃圾處理的核心和根本。
3.生活垃圾處理不環保
是指企業生產過程中實施了3R原則,但是又產生新的污染。這種污染可能因廢棄物的處理不善而循環利用產生,也可能因一個生產過程中的廢物進入另一個生產過程之中,因利用不當而產生,還有就是一些物質在循環利用過程中長期累積、相互作用,產生的潛伏性、綜合性污染。因此,生活垃圾處理不僅要遵循3R原則,還要堅持無害化原則。